2018,CMO必须突破的六大“认知升级”
还有50天,2018就过去了,不知道首席市场官们今年收获如何,无论如何“认知升级”都不可避免。CMO究竟需要在哪些方面进行认知的大升级,CMO训练营总结了近期最HOT的六大观点,希望能够帮助CMO们2019年厘清思路:
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市场的主流。IDC预计,到2021年,全球50%的GDP都将是数字化的,中国数字经济的比例将达到55%。而数字化营销越来越重要,不仅直接关系到产品和服务的营销,也关系到公司的品牌定位与传播,更关系到客户关系、体验与忠诚度。而CMO是实现倍增创新的推动者和引领者。
据预测,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是一个近10年的旅程。CMO将遇到4大新挑战:深度了解用户需求越来越困难、打造有创意的内容越来越困难、实现个性精准传播越来越困难、申请分配营销预算越来越困难。
数字化转型是一项挑战,因为营销运营领导者往往不能跟上将其组织完全带入优化数字环境所需的技术的速度。
专家建议实现CMO的转型的3个主要方法:扩大了解用户的渠道,打造内容与传播生态,借鉴行业的最佳实践。
根据《哈佛商业评论》的调查发现,几乎所有的CMO都负责品牌战略和获取消费者洞察,但基本上不负责将战略融入到广告或营销宣传策略中,也不负责公司层面的前期战略决策。
而CEO却往往并不这么想,公司一般会将CMO的职责描述成改变公司整体业绩的角色,但若你仔细研究这些工作职责,很快会发现,公司的期望通常会超出实际给予CMO的权力。
而且CEO在招聘过程中往往会“夸大其词”,但这种情况的结果是所有人都不清楚CMO的确切职务,对CMO的期望也不能达成一致。
CMO训练营在线下CMO闭门分享会上,也有CMO直接指出,其实CMO不是对CEO负责,而是对市场、对用户负责,如果CEO不靠谱,CMO可以马上用脚投票,但有多少CMO可以很潇洒地说我不对老板负责,尤其是在中国这种关系型社会。
但CMO身上所具备的能力、经验的确是未来市场自身价值的重要标准,优秀的CMO甚至将成为CEO的左膀右臂。
运营营销
增长黑客给到营销人最大的启示是,要从传统的做传播到做运营、做增长,品牌传播只是整个客户运营链条的一个部分。CMO最终的职能是运营营销。
CMO应该打开视角,以数据为出发点,全面提升运营策略。从流量运营升级到用户运营、从产品运营到体验升级、渠道管理也升级到场景管理、竞争视角到渗透视角。这也是阿里巴巴集团CMO、阿里妈妈总裁董本洪一直所强调的。
而“超级用户”作为品牌与市场的最佳接触结点,重要性也越来越重要,CMO们需要树立“超级用户思维”,不仅仅是从词语份量上强调对用户的重视,更是一种思想层面的改变。
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都需要找到更好的创意,结合最新的营销工具去尝试效果的转化。CMO需要不断去试,研究什么样的内容和手段是最好的,用技术拉动创意和增长之间的关系。
营销运营是一种由战略驱动的能力,也从常规营销运营职能转变为战略职能,而CMO将扮演最重要的角色。
客户体验
基于Gartner的研究,到2020年,客户体验将超过价格和产品成为品牌差异化因素。企业被迫成为以客户为中心的组织,因为许多新引进的技术旨在为客户提供更多对自己经验的所有权。
客户体验是新的竞争战场,企业可以复制产品或价格,但无法复制强大的客户关系。客户体验有一条很长的路要走。
Forrester的调查同样显示,虽然73%的企业立志成为客户体验的领导者,但只有25%的企业表示其客户体验得到了实际意义上的改善。 客户体验评价较高的企业收入增长率是评价较低企业的两倍,因此优先考虑客户体验并有效实施的品牌将获得更为显著的商业表现提升空间。
关于客户体验,有一个很大的误区,大家往往以为存在完美的客户体验衡量指标并对其努力探寻。然而这种追寻几乎纯属徒劳。相反,客户体验专业人士应该尽最大可能地去选择一个最佳衡量指标。说到底,客户体验并不是与指标相关,而是与企业如何使用这些指标相关。
那么,如何来选择客户体验的最佳衡量指标?在挑选指标时可以参考以下三个要素:驱动商业成功 ,团结员工、以客户体验为中心 、吸引客户。
海底捞的CEO张勇曾对媒体表示,自己很少关心利润指标,但有两个指标是他最看重的,一个是客户满意度,二是员工敬业度。
只有当企业决定了如何使用衡量指标来驱动客户中心的理念时,真正重要的工作才正式开始。
品牌生态的意义已无需赘述,每一个品牌、企业都是营销大生态里的一份子,跟其它企业合作甚至比竞争关系还会持久。
而CMO就是企业中最重要的品牌生态的构建者,他既需要与产品部门提供来自用户的建议,根据市场调整产品,又需要跟内部信息化部门共同合作让营销体系更加完善。
在经过对成功CMO-CIO组合的深度访谈,我们发现了一个促进共同所有权关系的有用技巧:利用共同的绩效目标创造盟友关系。
但只有34%的CMO表示,在接受评估时,他们和C级别其它同事共担责任的完成情况会被纳入考查范围。这种职责和目标的调整将会成为品牌内部构建生态的重要方式。
另外,对于外部生态来说,一个优秀的BD负责人或相关职责对于CMO来在这个时代显得格外重要,品牌之间必须联合搞点事情,才是性价比最高的推广方式。
一家对行业有影响力的CMO必须积极管理关系网络,包括和本公司有直接利益关系的人组成的内部网络,以及可能对公司有重大影响的人组成的外部网络,比如分析师、意见领袖、NGO、供应商和政府机构。最关键的是,必须通过数字沟通,连接消费者网络。这跟以前的CMO的职位相比,技能要求非常不一样。
而能够构建品牌生态的CMO需要有更高的站位,同样需要在合作中一直倡导的“利他主义”,洞察合作伙伴的需求,并用同理心去做好服务才是真正重要的基石。
Scott Brinker在《黑客营销》这本书中特别明确的表示:数字化时代,营销人最大的区别在工作的节奏。团队成员节奏的不同,甚至会对整个团队带来巨大的影响。这个区别体现在CEO和CMO,互联网公司的CMO与传统企业CMO,CMO团队内部,CMO的内外部合作伙伴之间等。
很多CMO跟我们抱怨,我自己跑得太快,下面的人跟不上,这样让大家很累,不得不把工作调回到团队能接受的节奏。
还有的CMO抱怨一起合作的Agency竟然不加班,让他们的工作无法按时推进,更多的是团队内部成员往往无法接受在同一时期同时十件事情在RUN这样一个节奏。
而CMO最大的价值在于如何把这些本来不同频的人和事,在明确目标的指导下能够共震,甚至发生化学反应。
所有的问题只能在更高层面才能得以解决。这就迫使CMO回归商业本质,或是站在CEO的角度去真正感受变化的过程。
其实这个时代已经赋予CMO超越营销的话语权,所以CMO必须尽快在认知上快速升级,以适应这个急速变化的时代。